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影视制作的乐趣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影视制作的乐趣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太让人羡慕了。
八十年代农村放电影,是农村人期盼的大事。在那时,农村文化生活单调,娱乐极端贫乏,电影放映,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无穷乐趣、无限姿彩。
电影,为闭塞的农村人,打开了了解世界的最大窗口。
因此,电影放映员,便成为让人羡慕不已的职业。
每次放电影,村干部都是通过大喇叭提前通知,于是,大人孩子兴高采烈,大人们会提早放下农活,孩子们会争先恐后为家人占据最好的观看场地,全村人都像过年一样,好不乐闹。
村委必会备好上佳的饭菜来招待放映员,放映员就是村上名副其实的座上宾。
期盼能看到电影放映员的身影,看到他们的身影,就必有一顿文化大餐,让农村人一饱眼福。
小时候看电影的经历,历历在目……一种精神食粮的满足,无与伦比。
请想想,放映员会香到什么样程度,不言而喻……
哈,八十年代的农村电影放映员确实是个香馍馍,我有个高中的同学就是那时公社电影队的放映员。
吃香突出的有几个方面:一是能进电影队的都是有人脉关系、背景的人,用老百姓的话是要“走后门”才能进,同时,相对要文化程度高的人。那时在农村,高中毕业生算是小知识分子了。
二是下乡去放露天电影,现在的村那时称大队,要放映,首先由村里的团支部书记或其他大队干部先去电影队联系预约。每个大队要轮着来,多放一场电影也不行。
三是如果轮到那天晚上放电影了,上午大队就要派专人去公社电影队把放映机等设备挑回来。放映前,大队还要安排晚饭招待放映员。如果放了两部或三部电影,晚了有的还安排“半夜饭”。第二天,大队派专人把放映设备送到下一个大队。放映员不需负责电影设备运送。
四是,在放映机放映员旁边,每次都挤满了农村的少男少女,对放映员倾注着仰慕之心,对嗒嗒转动的放映机充满好奇。
八十年代,农村文化贫乏,露天电影是老百姓常常盼望的文化生活。当放电影的那天,大人让孩子们早早搬着木长凳去放映场地占座位。农民们也不怕一天的劳累,吃过晚饭早早的就来到电影场,等着开映,场上没有凳子的人们,站满了四周。就是碰到下雨,观众也不想离去,有人会主动给放映员打伞,恐怕机器被淋雨,大家一直要坚持把电影看完。
老一辈的农村人回忆那时看电影的经历,至今还是津津乐道。这说明,文化生活对人们来说是多么重要。
大概是1986年深秋,我10多岁。我有一邻居比我大3岁,一天给别人建房子,一不小心从二楼掉下来,摔断了腿,打着石膏绷带养着伤。
正好,离我村10里路的邻村要放电影,并据可靠消息说放映的是《少林寺》,那真是激动人心魂牵梦绕的《少林寺》!一放学,我早早做了饭,想早点吃饭早点跑到邻村放映场地占据有利位置。此时见摔伤腿的邻居躺在竹椅上,竹椅上绑挂着两条长板凳,由其两个哥哥抬着,匆匆忙忙往外走。我想:坏了,邻居的腿没治妥出问题了,又得去医院!可我又纳闷去医院带板凳干嘛。
吃完饭和小伙伴们飞也似的跑向邻村。放映场设在已收割晚稻的稻田里,电影尚未开始,但已是人山人海,人声鼎沸。
我和小伙伴围着放映场转了一圈,寻找有利位置。转到前面,却惊奇地发现我那摔伤腿的邻居,高高地躺在竹椅上,竹椅架在长板凳上,他的两个哥哥一左一右扶着竹椅,生怕竹椅被人挤下板凳。
后来,我那摔伤腿的邻居告诉我说:那次电影是最好看的电影,是看得待遇最高的电影,也是以死相逼看的电影!原来,他伤腿父母不准他去,他就高高举起拐杖,不让他去就把腿再敲断一次!父母没法,让两哥抬着去!说着又掀开衣服让我看他的背,背上伤痕条条。他接着说:我哥哥后来用竹枝打的,但也值!
为一部电影如此疯狂,可见当时电影放映员的吃香程度!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影视制作的乐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影视制作的乐趣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