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关于劳动模范的影视作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劳动模范的影视作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1950年拍摄《卫国保家》却是一部表现东北农村土地改革和劳动模范爱情的作品。
主要讲了解放军某部奉命进驻东北的陈家庄,一面保卫胜利的果实,一面执行生产任务,乡亲们兴高采烈地准备迎接子弟兵。漂亮的女村长陈桂英“双喜临门”,因为她五年前参军离家的未婚夫杨得志也将随部队回到了村里。在村里孩子们的要求下,陈桂英讲述了她当年送郎参军的曲折思想过程。
是铁人王进喜!
他是石油工人的骄傲。
王进喜带领工人们每年冒着酷暑严寒战斗在钻井第一线。他们的口号是没有困难要干!有了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困难也要干好。在他的带领下,他们管理的油井出油率最高。当时被评为全国人大代表!劳动模范!。
1958年,在建设“北京十大建筑”中,做出了突出贡献的青年木工李瑞环、青年突击队长张百发等全国劳模,声名大振,家喻户晓。
1959年,全国第一次“群英会”在北京召开。在“群英会”上,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与淘粪工人时传祥亲切握手、谈话的照片和报道,成为全国上下津津乐道的话题。作家、画家、演员纷纷深入生产第一线,以创作出歌颂劳模的文艺作品为荣。所以,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,一批歌颂劳模的文艺作品,便应运而生。著名画家蒋兆和、李琦、尹瘦石等,都创作过以劳模为题材的画作。而北京工人诗人们创作的一批歌颂劳模的诗歌作品,曾产生了很大影响。
60年代劳模代表:大寨“铁姑娘”郭凤莲
郭凤莲是传奇式人物。1946年生于昔阳县离大寨不远的武家坪村,三岁失去了母亲,寄居在大寨村的姥姥家。1962年完小毕业后在大寨务农。1963年参加了大寨的抗灾自救,同当时的“铁姑娘”们一道投入到了“先治坡后治窝”的劳动。1964年,年仅十六岁的郭凤莲,任铁姑娘队队长;她与那些花季少女同男社员一样战天斗地斗,改造家乡落后面貌,成了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,曾受到毛主席、周恩来、李先念、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热情接见和赞扬。也正是如此,郭凤莲头的的光环越来越耀眼。从1968年至1978年的十年间,她虽然在大寨工作,但身兼数职,大寨公社党委副书记,革委会副主任,中共昔阳县委委员,中共昔阳县委副书记,山西省革委会副主任,1977年当选为中共十一大代表,中央候补委员,1978年当选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,人大常委会委员。
在此期间,她还随中国农业代表团出访日本、美国、墨西哥、罗马尼亚等国家。这在那个时代,一个小山村里的农民能代表中国对另一个国家进行友好访问出访,的确是让咱们这些“修理地球的人”敬佩的五体投地。
正当郭凤莲在大寨大展宏图的时候,历史发生了转折性变化。1980年4月,郭凤莲被免去大寨党支部书记职务,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任副所长,后又在昔阳县公路段任职。1991年被任命为中共昔阳县委常委,挂职回大寨担任党支部书记。1992年当选为昔阳县政府副县长。1994年兼任山西省妇联副主席。1994年改任昔阳县委副书记。
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劳动模范及代表精神,刚解放,百废待兴,国家号召人民努力生产,热爱劳动,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,各行业战线都涌现出了劳动模范,不怕苦,不怕累的先进人物,如,北京的掏粪工人时传祥,工作勤勤恳恳,不怕脏,不怕累,为首都的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,北京的掏粪工作出现热气腾腾场面,人民日报刊登了时传祥的模范事迹,国家主席刘少奇接见了时传祥,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劳动模范的影视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关于劳动模范的影视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