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刘统勋影视作品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刘统勋影视作品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自古以来漕运和治水都是国家大事。刘统勋自乾隆元年(1736年)随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,到乾隆三十四年(1769年)受命勘察疏通运河,前后督修河道、治理水患长达三十余年。期间始终秉公办事,惩治贪官污吏,为国家挽回损失。同时兴利除弊,按期完成堤坝运河的修筑维护,为帝国长治久安提供保障,可谓治世能臣。
刘统勋(1700年2月11日—1773年12月29日),字延清,号尔钝,青州府诸城县(今山东省高密市)人。清朝大臣、政治家,刘墉的父亲。
雍正二年(1724年),考中进士,选为庶吉士、翰林院编修,历任南书房行走、上书房行走和东宫詹事等。乾隆帝继位,历任刑部侍郎、左都御史、漕运总督、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、工部尚书、吏部尚书、翰林院掌院学士、军机大臣、东阁大学士、国史馆总裁。为政四十余年,清廉正直,敢于直谏,在吏治、军事、治河、修史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。
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去世,时年七十五,获赠太傅,谥号文正。
在电视剧《天下粮田》中,刘统勋的大结局是他辞官还乡,隐遁江湖。这一结局反映了刘统勋对朝廷险恶环境的失望,以及他个人清高的性格不愿在朝中妥协的态度。在剧情中,刘统勋虽有济世报国之心,但面对朝廷的复杂和险恶,以及身边人的不幸遭遇,他最终选择了离开官场,归隐江湖。
这一结局也体现了刘统勋对天下粮田和国家民生的深刻关注。在剧中,他与众臣一起努力保护大清国的耕地红线,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国家第一要务。他的离去,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转折,也是对官场腐败和权力斗争的一种无言的抗议。
请注意,电视剧的结局可能基于编剧的创作和剧情需要,并不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。因此,在理解刘统勋的大结局时,需要将其视为剧情的一部分,而非历史真相的完全反映。如需了解刘统勋在历史上的真实结局,建议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或咨询历史专家。
刘统勋有两个儿子 长子:刘墉;次子刘堪。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,世称"浓墨宰相"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宰相刘罗锅。刘堪早卒。
刘统勋生平如下:字延清,号尔钝,青州府诸城县(今山东省高密市)人。清朝大臣、政治家,大学士刘墉的父亲。
雍正二年(1724年),考中进士,选为庶吉士、翰林院编修,历任南书房行走、上书房行走和东宫詹事等。乾隆帝继位,历任刑部侍郎、左都御史、漕运总督、河道总督、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、工部尚书、刑部尚书、军机大臣、吏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、翰林院掌院学士,乾隆二十六年(1761年)后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、兵,吏、刑部、首席军机大臣、上书房总师傅、国史馆总裁。深的乾隆皇帝信赖,被乾隆帝称作“真宰相”的唯一一人。为政四十余年,清廉正直,敢于直谏,在吏治、军事、治河、修史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。
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,去世,时年七十五,乾隆亲临祭丧,赠太傅,谥号文正,成为清朝大臣中初殁即得谥“文正”的第一人,丧归途中乾隆令沿途文武官员在20里内者亲往灵柩前吊祭,遣官护送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统勋影视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刘统勋影视作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