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影视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影视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来河南19年,从开始的不明所以,到现在能分别开封,郑州,平顶山等地方的口音,河南话以豫剧白话为主的腔调以豫中豫西为主,比较特殊的是信阳话,信阳的方言没有豫中方言的任何特点,接近湖北话,信阳人的生活方式也接近湖北人,吃米。不吃面。北部濮阳地区和山东接近的地方,河南和山东两地方言融合,也和豫西略有不同,南阳地区大致也是如此。河南话里保存了很多深厚的中国传统内涵,举几个例子:
中,是以洛阳为中心在郑州登封观星台测量的“天地之中“的周王朝中原大地的中心,也是“中国“一次的发源地。
五脊六兽,河南人说“烧的五脊六兽的“,说的是有的人得意忘形不知道自己是谁了。五脊六兽是古代建筑的最高形制,屋顶五道大脊三大横梁,五脊上有六个兽头,分别是龙的六个儿子,故宫太和殿就是。所以这话的意思是,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了,吹牛吹的烧了皇帝的房子去了吧!
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,有机会再补充。
候保林的相声《戏曲与方言》说一个人起夜,用北京,山东,上海,河南话一问一答,河南话用字最少谁,我,咋,尿把河南话的干练简洁,不拖泥带水说的维妙维肖。河南话中大家所熟知的中,河南人能用中,中中,中中中不同字数,和不同的语声,可以表述中或不中,河南话的叹词用法也特别,河南基本不用嗬,哟嗬,唔,哇,哇噻等来表示惊奇,惊叹,是用乖乖,俺的娘等即接地气,又与其它地方言不同。河南的爱与恨也别具一格用龟孙,兔孙,老鳖一就可以了,河南方言日常生活用语有独到之处例如妻子用俺家里,家里人,屋里人,后头里等等称谓,再一个语速也比普通话快,如果《新闻联播》用河南话播用不了30分钟。河南可以说十里不同语,方言众多,丰富多彩用于相声能起到出奇不意的效果。
最经典的一句就是:“我怼死你个龟孙”。这算是开场白吧!😂
然后我简单罗列几个比较有意思的。
乖乖来包~这四个字就有惊叹的意思,也可以说成乖乖来。
孩儿来(带儿音读)或“孩来”,同样也是惊讶类的河南方言,漯项片语系里面的。像漯河,周口,驻马店一带应该知道。
记得有次在去外滩,是晚上,我惊讶于人比较多(上海外滩的人到晚上是真多,特别是过马路的脚步声,犹如排山倒海一般),然后,我就随口说了句 :“孩”孩来的简短说法,前面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外大叔 突然扭头 摆摆手,微笑一下,点点头。。。我突然意识到:原来他把我说的“孩来”,误听成:hi~了。
我哩孩来,这个跟上面的一样。
简单配个图,下面开始扒拉扒拉几个河南常用方言。
中,就是可以,行的意思,或者说:中啊!,你看中不中?
咦,这个拉长音儿,比如:略带惊讶的“咦~恁弄啥嘞?”
恁,就是“你,你们”的意思。除了老一辈的,现在很少用这个字了。
传神的两只鸟对话段子。说的是树上两只鸟蹲在一起,有点挤,它俩一对一句的河南话说开:母鸟对公鸟说:“哎!恁往那腔谷堆谷堆,俺这腔木着地儿!都快掉下个球咧!”公鸟回答道:“木事儿,俺布着恁吧?”母鸟:“鳖形!”
拿河南话开涮逗乐,相声里始于侯宝林,他那段“谁?我!咋、尿!”的金句段子,世人耳熟能详,煞是精彩。
河南地处中原,中华文明的发祥地,文化积淀深厚。方言就是标志之一。
方言的正解叫做“古语”,俗称“土话”、“方言”,老祖宗留下来的语言。所以,方言代表着文化,代表着历史人文。可以这么说,一个没有方言的地区,就没有历史人文。这就是全国各地人坚持本地方言的根源:都不愿背祖忘宗。这也正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、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。
河南的方言与祖国各地、各民族一样的丰富多彩,而且每个市、每个县、甚至每个乡、村都不一样,各有鲜明的特色。譬如普济老家光山县,一句“靠斯”惊呆所有第一次当面听到的外地人,其实只是一句感叹词,相当于“哎呀”,并不是见面就要把你那个死。
普济在宁波待过一年,那里的方言也是保存的很完整,而且当地人不愿学普通话,以说宁波话为荣。可是对普济就难了,一年时间就搞懂一句”娘希匹“的真正意思。只是这里不方便解释。
最后说句题外话。普通话在方言与方言之间,的确便于沟通。但是很多地方的人们真的学不好,所以啊,真要学不会标准的,能来上”家乡普通话“就很好了,起码都能听懂,还保留着家乡特色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影视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影视作品中的河南方言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